- 基本信息
-
招生考试信息
-
1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及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
- (1)招生章程
- (2)特殊类型招生办法
- (3)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
- 2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
-
3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及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
- (1)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
- (2)分批次录取人数
- (3)分科类录取人数
- (4)录取最低分
-
4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及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
- (1)招生咨询
- (2)考生申诉渠道
- (3)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情况
- (4)有关举报的调查及处理结果
-
5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及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
- (1)研究生招生简章
- (2)招生专业目录
- (3)复试录取办法
- (4)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
-
6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
- (1)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
-
7拟录取研究生名单
- (1)拟录取研究生名单
- 8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
-
1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及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
-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 人事师资信息
-
教学质量信息
-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教师数量及结构
-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 (2)教师数量及结构
- 2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
-
3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1)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
- (2)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3)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4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 5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
6毕业生的规模及总体介绍
- (1)毕业生的规模及总体介绍
- 7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8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1)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9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1)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10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 (1)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教师数量及结构
-
学生管理服务信息
-
1学籍管理办法
- (1)学籍管理办法
-
2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的申请与管理规定
- (1)学生奖学金申请与管理规定
- (2)助学金申请与管理规定
- (3)学费减免申请与管理规定
- (4)助学贷款申请与管理规定
- (5)勤工俭学的申请与管理规定
- 3学生奖励处罚办法
-
4学生申诉办法
- (1)学生申诉办法
-
1学籍管理办法
-
学风建设信息
-
1学风建设机构
- (1)学风建设机构
-
2学术规范制度
- (1)学术规范制度
-
3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
- (1)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
-
1学风建设机构
- 学位、学科信息
- 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
- 其他
湖北民族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
一是完善人才培养过程。继续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扎实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在学校整体培养定位的指导下,满足“两个需求”,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对职业发展的需求。要求专业建设背靠企业和行业,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具体到《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到课程建设,固化到课堂教学内容,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全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质量,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促进新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培养效率,努力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二是推进就业前移方略。学校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的要求,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为低年级的学生提供更广阔更实际的实习实训机会,使更多的在校生实现就业前移。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进一步强化实践训练环节,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不间断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邀请职业指导师、成功企业家、杰出校友企业家开设专题讲座,组织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座谈会、考研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帮组学生拓宽事业,开拓思路。
三是做好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转变服务方式,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服务工作,利用91WLLM高校就业智能平台管理系统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校企合作共建网上招聘市场,利用大数据分析,精确面向用人单位推送符合其用人条件的毕业生,精准面向毕业生推荐符合其求职意向的用人单位。
四是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学校注重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参加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和湖北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各学院根据毕业生个人情况,实施“一对一”的就业咨询和指导,由班主任对毕业生进行逐一谈话,同时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建立毕业生信息台帐等方式摸清毕业生思想动态和就业意向,对毕业生按照不同定位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提高服务的有效性。
五是重视就业质量。对毕业生有业不就的现象进行调研和分析,对毕业生离校后未就业的情况进行常态化跟踪,建立台帐,关注其就业情况,对于就业存在困难的学生积极帮扶,重点进行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率、薪资水平、职业发展前景及满意度跟踪调研和分析。